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初信造就班 簡介

編寫整理這一份初信造就班的講義有兩個目的一是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藉著查考聖經來建立符合上帝心意的價值觀二是想給初信或是對信仰全貌仍不清楚的兄姐有機會以10星期的時間來認識全能、慈愛又恆久忍耐的上帝。本講義的編排方式是從聖經導覽開始, 因為聖經是信仰的唯一標準。接下來介紹教會歷史、長老宗教派與我們的和平教會最後以個人靈修,教會生活與信仰與基督徒生活相關應用專題作為結束。課程共分10課 每次上課1小時學員上課前若有預習 上課討論 效果更佳賴信澤 2006年秋課程目錄一 舊約歷史二、先知書三、詩歌智慧文學 四、兩約之間歷史與基督生平五、門徒書信六、教會歷史七、如何靈修與認識聖靈八、教會生活九、基督徒的愛情婚姻觀十、基督徒的工作金錢歡迎有需要的主內兄姐...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初信造就班 10-1 基督徒的工作金錢觀

有人說,人生可分為三個一萬天,每一個一萬天約是 27年,每一個人通常只有第二個一萬天可以工作,然後把工作所得分配給沒有工作能力子女的第一個一萬天,以及給自己沒有工作能力的第三個一萬天。一個家庭如果只有一個人在工作,那麼責任與壓力又更大。工作、工作,拼命的工作,在這個時代,工作似乎成了一個重擔。另一方面,又擔心表現不好,丟掉工作,讓家人為自己操心,甚至讓家人生活沒有依靠。上帝真的知道在工作場上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嗎?祂在乎嗎?教會的設計不就是要成為人們勞苦工作之後的避難所嗎?基督徒該怎樣適應這個世界?基督徒該怎樣看待自己的工作?基督徒應以工作為樂還是僅是承受其苦?虔誠的基督徒應該放棄工作,然後全職事奉上帝嗎?我在職場上應如何表現才是稱職的基督徒?讓我們從創世紀開始,看看聖經怎麼看待人的工作。工作與人的尊嚴、責任感與成就感...

初信造就班 9-1 基督徒的婚姻家庭觀

婚姻的起源 聖經中創世紀對婚姻有一段描述:「主上帝使那人沉睡。他睡著的時候,主上帝拿下他的一根肋骨,然後再把肉合起來。主上帝用那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把她帶到那人面前。那人說:這終於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我要叫她做「女人」,因為她從「男人」出來。因此,男人要離開自己的父母,跟他的妻子結合,兩個人成為一體。那人跟他的妻子都光著身體,然而他們並不害羞」(創2:21-24)。我們看到上帝在人身上施行麻醉與複製與基因改造的大工程,上帝取下男人的肋骨,造出女人。上帝取下的,不是頭蓋骨,也不是腳跟骨,乃是肋旁腋下的骨頭,有男女平等之意,女人受男人保護,女人也保護男人的心,互相依賴。當上帝如同父親將女人帶到男人面前,也許是女人的走路姿勢婀娜多姿,總之,孤獨的男人對女人一見鍾情(非常不理智吧?),又對女人唱出第一首情歌:「妳終於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這首情歌充滿讚美、戀慕、對雙方互為一體的期盼。當聖經描述人要離開父母,...

初信造就班 8-1 教會生活

「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上帝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弗 3:17-19) 保羅在這段話裏勉勵所有信主的弟兄姊妹,我們若是離開其他的基督徒而單獨追求信仰是不夠完全的,有一部分基督的愛必須藉著信徒彼此的相處相交相愛才能夠顯現出來。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聖經強調不是宏偉的建築, 不是神秘的氣氛, 而是對上帝的信與彼此之間的愛, 尤其大家看不見上帝, 但是「如果你們彼此相愛,世人就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約 13:35)教會是甚麼?是一棟建築物嗎?是一群基督徒的聚集嗎?根據聖經的原文意思來看,...

初信造就班 7-1 個人靈修

得救的確據許多人來教會以後, 當你做出了一生最重要的決定--信靠耶穌基督,並以祂為我們生命的主宰和生命的中心時,我們已開始了一條嶄新的生命之路:1. 基督已經進入我們的生命:「上帝的計劃是要他的子民知道,這豐盛而榮耀的奧祕是要顯示給全人類的。這奧祕是:基督在你們的生命裏,也就是說,你們要分享上帝的榮耀」(西一27)2. 我們的罪已經得到赦免「上帝使你們跟基督一同再活過來。他赦免了我們一切的過犯」(西二13)3. 我們已經成為神的兒女:「凡接受他的,就是信他的人,他就賜給他們特權作上帝的兒女」(約一12)4. 我們已經開始了神為我們計畫的新生命:「我來的目的是要使他們得生命,而且是豐豐富富的生命」(約十10;林後五17)...

初信造就班 6-1 教會歷史

教會歷史教會歷史是什麼?就廣泛的意義而言,它乃是上帝國在地上的歷史。在這個長期歷史中的中心大事,乃是耶穌基督降臨,也為人類的救主。祂不僅是歷史的中心,也是宇宙的核心。「上帝藉著他創造萬有;在整個創造中,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1:3)「藉著他,上帝創造了天地萬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包括靈界的在位者、主宰者、執政者,和掌權者。藉著他,也為著他,上帝創造了整個宇宙。基督在萬有之先就存在;萬有也藉著他各得其所。他是教會的頭,也就是他身體的頭;他是新生命的源頭。他是長子,首先從死裏復活,目的是要在萬有中居首位。」(西1:16—18)耶穌基督既是歷史的中心人物,我們可以把祂降生以前看為“上帝國在地上的預備時期”,以及把祂受死、復活與升天以後看為“上帝國在地上的發展時期”。我們現在所稱的教會史是用來稱呼第二階段—上帝國在地上的發展歷史。耶穌基督曾經以芥菜種子以及麵酵來形容教會(太13:31—33),從微小開始,逐漸發展和驚人的成長,兩千年來的教會歷史只不過是這個比喻的註解而已。芥菜種子的比喻描述基督教在領域上的擴展。麵酵的比喻則是描寫基督教改變人心與革新社會的強大靈力。教會歷史的分類可由所注重的特點不同而有不同的面相...

初信造就班 5-1 門徒書信

當耶穌復活升天之後, 那些跟隨耶穌的門徒原來只不過是一群卑微的加利利人或是猶太人,而且又膽小又懦弱, 當耶穌被捕時全都離棄耶穌而去。甚麼力量改變他們, 使他們剛強壯膽, 為主做見證, 前仆後繼的為主殉道?為甚麼這一群沒有知識的人竟能大大影響世界?教會的建立當耶穌要升天之前, 對門徒說:「聖靈臨到你們的時候,你們會充滿著能力,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和撒馬利亞全境,甚至到天涯海角,為我作見證。」(徒 1:8)教會誕生於五旬節。五旬節本來是猶太人收割大麥的日子, 是在逾越節後的五十天後, 故稱五旬節, 大概是在五月二十日左右。當耶穌復活升天之後, 耶穌的十一個門徒,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 耶穌的弟弟,...

初信造就班 4-1 兩約之間的歷史與耶穌生平

和平教會成人主日學 初信造就班 4兩約之間的歷史與耶穌生平 兩約之間的歷史 瑪拉基書是舊約的最後一本先知書, 當時猶大地區是由波斯皇帝古列(歷史學家稱為居魯士, Cyrus) 所管轄, 古列皇帝允許猶太人回到原居住地, 研判可能是當時猶太地差不多是無人居住的地方, 送猶太人回原居住地有戰略上的意義, 就是利用猶太人拓展波斯帝國的版圖, 作為進軍歐洲地區的前進基地。無論當時的統治者的意圖為何, 上帝應驗了祂的預言 – 猶太人的歸回與聖殿的重建。 古列皇帝死後8年, 新任皇帝大流世於 492BC開始進軍歐洲(希臘)。希臘人本來是腓尼基的移民, 坐船漂流到希臘半島之後以鐵矛征服還在科技落後的希臘原住民,...

初信造就班 3-1 詩歌智慧文學 -- 詩篇

詩歌智慧文學不像歷史書論及國家民族的發展, 也不像先知書經常用上帝的話語來告誡百姓, 它比較多藉著個人的生活體驗來認識上帝詩歌智慧文學的編排, 是由談論苦難的約伯記開始, 接著是以讚美為主題的詩篇, 再連接探討人生真理的箴言, 進而嘗試對虛幻人生提出思考的傳道書, 最後以歌誦美好婚姻的雅歌為結束, 學者 J.S.Baxter 嘗試用基督徒的生命來描述這五卷詩歌智慧文學, 約伯記代表老我生命的釘死, 詩篇歌誦新生命的誕生, 箴言是學習屬天的智慧, 傳道書是探討屬世纏累的擺脫, 雅歌則是體驗與基督結連的親密關係詩篇一般的詩集講求押韻聲韻與節奏等固定格式, 它的好處是可以充分發揮當地文字語言的特色,...

初信造就班 2-1 先知書 -- 先知的起源與分類

先知體系的起源與發展:在以色列人進迦南地以前,由上帝所設立的。﹙申18章﹚,以後逐漸發展為先知學校。以先知學校訓練出來的不一定每次都能傳獎上帝的旨意。上帝有時甚至呼召完全沒有接受先知學校訓練的先知來傳達祂的旨意。例如阿摩司。先知的職分與功能:宣揚社會的道德與倫理,說預言,猶大以色列的守望者真假先知的判別:奉耶和華的名﹙申13︰1-5﹚;不可占卜﹙申18︰9-14﹚;只聽上帝,不隨意順從百姓喜好;有明確的呼召﹙出4︰10-12﹚;與以前的先知信息一致;有歷史的印證﹙耶28︰15-19﹚先知書的分類對以色列人 : 何西阿 (760BC) 阿摩斯 (760 BC)對猶大人 : 約珥(835BC),...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初信造就班 1-1 舊約歷史 - 新舊約歷史的分界

新舊約歷史的分界歷史中的中心大事,乃是耶穌基督降臨,也為人類的救主。祂不僅是歷史的中心,也是宇宙的核心「上帝藉著他創造萬有;在整個創造中,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1:3)耶穌基督既是歷史的中心人物,我們可以把祂降生以前看為“預備時期”,以及把祂受死、復活與升天以後看為“上帝國在地上的發展時期”。聖經新舊約的分界也是一樣,以耶穌基督的降生為分界點,基督降生以前稱為舊約。基督降生以後的稱為新約。舊約歷史的分期與相關聖經卷上古時期 -- ?? 亞當夏娃 挪亞 洪水 巴別塔族長時期 – 2100 BC 亞伯拉罕到雅各的十二個支派創世紀埃及時期 – 1700 BC 雅各與兒子因約瑟進入埃及出埃及記曠野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