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初信造就班 簡介

編寫整理這一份初信造就班的講義有兩個目的

一是給自己一個機會重新藉著查考聖經來建立符合上帝心意的價值觀
二是想給初信或是對信仰全貌仍不清楚的兄姐有機會以10星期的時間
來認識全能、慈愛又恆久忍耐的上帝。

本講義的編排方式是從聖經導覽開始, 因為聖經是信仰的唯一標準。
接下來介紹教會歷史、長老宗教派與我們的和平教會
最後以個人靈修,教會生活與信仰與基督徒生活相關應用專題作為結束。

課程共分10課 每次上課1小時
學員上課前若有預習 上課討論 效果更佳

賴信澤 2006年秋


課程目錄
舊約歷史
二、先知書
三、詩歌智慧文學
四、兩約之間歷史與基督生平
五、門徒書信
六、教會歷史
七、如何靈修與認識聖靈
八、教會生活
九、基督徒的愛情婚姻觀
十、基督徒的工作金錢

歡迎有需要的主內兄姐 自行下載全部講義 願榮耀歸給愛我們的主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初信造就班 10-1 基督徒的工作金錢觀

有人說,人生可分為三個一萬天,每一個一萬天約是 27年,每一個人通常只有第二個一萬天可以工作,然後把工作所得分配給沒有工作能力子女的第一個一萬天,以及給自己沒有工作能力的第三個一萬天。一個家庭如果只有一個人在工作,那麼責任與壓力又更大。工作、工作,拼命的工作,在這個時代,工作似乎成了一個重擔。

另一方面,又擔心表現不好,丟掉工作,讓家人為自己操心,甚至讓家人生活沒有依靠。上帝真的知道在工作場上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嗎?祂在乎嗎?教會的設計不就是要成為人們勞苦工作之後的避難所嗎?基督徒該怎樣適應這個世界?基督徒該怎樣看待自己的工作?基督徒應以工作為樂還是僅是承受其苦?虔誠的基督徒應該放棄工作,然後全職事奉上帝嗎?我在職場上應如何表現才是稱職的基督徒?讓我們從創世紀開始,看看聖經怎麼看待人的工作。

工作與人的尊嚴、責任感與成就感

聖經記載, 上帝造男造女之後,賜福給他們,說:「要生養眾多,使你們的後代遍滿世界,控制大地。我要你們管理魚類、鳥類,和所有的動物( 1:28), 耶和華 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2:15),可見在伊甸園中的人要勞動,對萬物要修理看守。上帝委任人類修理看守祂所創造的伊甸園,工作是神聖的,是要人類彰顯祂的榮耀,人也因此得到尊嚴

勞動不僅幫助我們發展尊嚴,也帶來責任感。「懶惰人待在家裏,他怕甚麼呢?怕外面的獅子嗎?( 26:13),外面有獅子是懶惰人不想工作的藉口,不能到職場上去,因為可能會受傷,可能會不舒服,可能會無法適應,總之,懶惰的人盡量找到藉口以逃避工作,結果逐漸養成懶散的習慣、不負責的態度。人的勞動就是教導我們對作息,生活習慣的負責,也對我們的行為負責。常有主管對屬下說:「把你的工作做好,否則我另請他人」,聽起來冷酷無情,但卻是對想要負責任的人卻是很大的激勵。現在世界流行一個名詞「China Price, 中國價格」,意思是只要中國大陸會做的產品,它的價格就會是歐美國家產品價格的三分之一,許多跨國企業已經面臨強大的壓力。任正非,中國民營企業華為公司總裁,在2005年被美國時代週刊列入全球最具有影響力的100人中唯一的中國人,以獨特的狼群理論帶領下屬高學歷 (30% 博碩士, 90%大學以上), 工作時數約為知名企業兩倍的 44,000員工以紀律, 勤奮, 不給對手留地步的掠奪態度來搶奪其他人的工作機會。德國現任總理以降低社會福利措施,鼓勵德國人民努力工作,恢復德國榮耀為施政方針,創下歷年聲望最高的總理。當我們還在猶豫要不要勤奮工作時,我們的工作機會已經逐漸移轉給那些願意付出的國家與公司。

最後,我們來看成就感。「上帝看他所創造的一切都很好( 1:31),上帝告訴讀祂話的人知道,當祂完成創造工作時,會給祂帶來莫大的喜悅,是很美好的經驗。辛勤耕耘,犧牲,眼見即將完工,所帶來的成就感使我們願意再接下另一個工作。

許多人盼望能儘早退休享福。但是,享福的定義是甚麼?是甚麼工作都不要做嗎?答案是否定的。按照工作委任的原則,人在工作中可以得到尊嚴。許多人退休之後,找不到使自己有尊嚴的方式,結果健康,自信等竟如江河日下。一個人退休之後,應該是改換工作,而不是停止工作。工作內容也許不是勞力的工作,但可以是貢獻人生的智慧與經驗,社會福利機構或教會機構都是可以考慮的地方,有給職或是義工都無妨。

繼續閱讀

初信造就班 9-1 基督徒的婚姻家庭觀


婚姻的起源

聖經中創世紀對婚姻有一段描述:「主上帝使那人沉睡。他睡著的時候,主上帝拿下他的一根肋骨,然後再把肉合起來。主上帝用那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把她帶到那人面前。那人說:這終於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我要叫她做「女人」,因為她從「男人」出來。因此,男人要離開自己的父母,跟他的妻子結合,兩個人成為一體。那人跟他的妻子都光著身體,然而他們並不害羞(2:21-24)。我們看到上帝在人身上施行麻醉與複製與基因改造的大工程,上帝取下男人的肋骨,造出女人。上帝取下的,不是頭蓋骨,也不是腳跟骨,乃是肋旁腋下的骨頭,有男女平等之意,女人受男人保護,女人也保護男人的心,互相依賴。當上帝如同父親將女人帶到男人面前,也許是女人的走路姿勢婀娜多姿,總之,孤獨的男人對女人一見鍾情(非常不理智吧?),又對女人唱出第一首情歌:「妳終於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這首情歌充滿讚美、戀慕、對雙方互為一體的期盼。當聖經描述人要離開父母, 與妻子結為一體時,表明了人在婚姻裡雙方由獨立的個體,在上帝面前公開的見證,在意志力的承諾之下,願意相互委身,一起相依相守過一生。

這裡的婚姻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婚姻不只是男人女人兩性關係而已,而是由上帝祝福,上帝為一家之主的三角婚姻關係。與上帝愈是親近,也會幫助夫妻關係的改善。關於這一點,在為親人禱告的部分再進一步說明。

人類如何經營第一個婚姻不得而知,那麼現代的婚姻呢?我們先從個案討論開始






個案討論 -- 好人一定會有好婚姻嗎?

王麗恩的母親是個非常好的人,自小,她的母親努力地維持一個家。她的母親總是在清晨五時起床,煮一鍋熱騰騰的稀飯給她的父親吃,因為父親胃不好,早餐只能吃稀飯。然後,還要煮一鍋乾飯給孩子吃,因為孩子正在發育,需要吃乾飯,上學一天才不會餓。

每個星期,她的母親會把榻榻米搬出去曬,曬出暖暖的太陽香。每天下午,母親總是彎著腰,刷著鍋子,家理的鍋子每一個都可以當鏡子用,完全沒有一點污垢。

晚上,她的努力蹲在地上擦地板,一寸一寸仔細地擦拭,家裡的地板比別人家的床頭還乾淨,打著赤腳也找不到一絲灰塵。

她的母親是個認真辛勞的好女人。然而,在她的父親的眼中,她卻不是一個好伴侶。在麗恩的成長過程中,她的父親不只一次地表示他在婚姻中的孤單,不被瞭解。

她的父親是個負責的男人。他不抽煙、不喝酒,工作認真,每天準時上下班,暑假還安排功課表,安排孩子們的作息,他是個盡責的父親,督促孩子在功課上有所成就。他喜歡下棋、寫書法,沉浸在書的世界中。

她的父親是個好男人,在孩子們眼中,他就像天一樣大,保護小孩、教育小孩。只是,在她母親的眼中,他也不是一個好伴侶,在麗恩成長的過程中,經常看到她的母親在院子的角落中,暗暗無聲地掉淚。麗恩的父親用語言,她的母親用行動,表達了他們在婚姻中所面對的痛苦。

成長的過程中,麗恩看到、也聽到父親與母親在婚姻中的無奈,也看到、感受到他們是如此好的男人與女人,他們值得擁有一椿好婚姻。可惜的是,父母親在世的歲月中,他們彼此的婚姻生活都在挫折中度過,而麗恩也一直在困惑中成長,她經常問自己:「兩個好人為什麼沒有好的婚姻?」, 難道詩人那種「落花疑似墬樓人」「愁到更深枕上流」的悲傷心情在婚姻裡要永遠成為一種揮之不去的陰影嗎? ………(待續, 附錄一)

請討論這對認真負責的夫妻為何覺得孤單?為何獨自掉淚?

如果是你(妳), 你(妳)會怎麼突破困境?


繼續閱讀

初信造就班 8-1 教會生活

「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上帝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弗 3:17-19) 保羅在這段話裏勉勵所有信主的弟兄姊妹,我們若是離開其他的基督徒而單獨追求信仰是不夠完全的,有一部分基督的愛必須藉著信徒彼此的相處相交相愛才能夠顯現出來。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聖經強調不是宏偉的建築, 不是神秘的氣氛, 而是對上帝的信與彼此之間的愛, 尤其大家看不見上帝, 但是「如果你們彼此相愛,世人就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約 13:35)

教會是甚麼?是一棟建築物嗎?是一群基督徒的聚集嗎?根據聖經的原文意思來看, 教會 ( Ekklesia) 是指一群蒙召出來之人的聚集, 在聖經中教導我們教會是:

基督的身體:「教會是他(基督)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弗 1:23)

上帝的家:「這家就是永生上帝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 3:15)。

基督的妻子:「作丈夫的,你們要愛自己的妻子,好像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命一樣」(弗 5:25)


教會的本質特性

教會的本質又是甚麼?我們在主日禮拜的使徒信經是在主後二世紀左右基督徒所用來表白自己的信仰, 沿用至今已經有 1800年, 在使徒信經中所論到的教會, 「我信聖而公同之教會, 聖徒的相通」, 另外在主後 325年所訂定之尼西亞信經則表明「我信一個、聖、公同、使徒的教會」。這兩個信經都是改革宗教會所共同承認的信仰告白, 我們可以看出教會有四個本質特性:

獨一性:

不管我們在現實環境中看到多少有形的教派或是教會團體, 教會的本質仍舊是合一的, 任何被上帝選召, 在唯一的救主耶穌名下受洗加入教會, 並且告白基督是主的人, 都是屬於這個唯一的「上帝的教會」。這也是以弗所書所提到:「一主、一信、一洗」(弗 4:5) 的真意。

聖潔性:

聖經中所謂的「聖潔」, 其基本的意義就是「分別為聖」,表示某個人或是某個事物已經被分別出來並且獻給上帝作為服事上帝之用。所以教會的聖潔性是指教會被揀選出來服事上帝的工作。因此教會應當「不屬於這個世界」(約 17;16-18), 它是聖的集會, 它的使命, 它的起源, 與它的目標都與其他一切的社團不相同。「要穿上『新我』;這新我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表現在真理所產生的正義和聖潔上」(弗 4:24)

普世性:

也可稱為公同性,一切有形的教會在本質都是屬於普世的、共同的基督徒團體,是不分時代與地域的。「基督就像一個身體,有許多肢體;雖然身體有許多肢體,到底還是一個身體。同樣,我們無論是猶太人或希臘人,作奴隸的或自由的,都從同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而且共享這一位聖靈」(林前 12:12-13)

聖徒性:

所有被上帝選召的聖徒透過愛與服務來回應上帝的選召。「這樣看來,你們外邦人不再是外人或陌生人;你們是上帝子民的同胞,是上帝一家的人。 跟猶太人一樣,你們也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基礎上,而基督耶穌自己是這家的基石。倚靠他,整座建築得以互相連接,逐漸擴大成為聖殿獻給上主。倚靠他,你們也同被建造,成為上帝藉著聖靈居住的地方」(弗 2:19-22)



繼續閱讀

初信造就班 7-1 個人靈修


得救的確據


許多人來教會以後, 當你做出了一生最重要的決定--信靠耶穌基督,並以祂為我們生命的主宰和生命的中心時,我們已開始了一條嶄新的生命之路:

1. 基督已經進入我們的生命:「上帝的計劃是要他的子民知道,這豐盛而榮耀的奧祕是要顯示給全人類的。這奧祕是:基督在你們的生命裏,也就是說,你們要分享上帝的榮耀」(西一27)

2. 我們的罪已經得到赦免「上帝使你們跟基督一同再活過來。他赦免了我們一切的過犯」(西二13)

3. 我們已經成為神的兒女:「凡接受他的,就是信他的人,他就賜給他們特權作上帝的兒女」(約一12)

4. 我們已經開始了神為我們計畫的新生命:「我來的目的是要使他們得生命,而且是豐豐富富的生命」(約十10;林後五17)


然而有很多基督徒,卻不知道自己已經得救,到底什麼是得救的確據呢 ?

1. 得救的確據是心中有基督 「這見證就是:上帝賜給我們永恆的生命,而這生命的源頭是他的兒子。誰有上帝的兒子,誰就有這生命;誰沒有上帝的兒子,誰就沒有這生命」(約壹 5:11-12) 「聽吧,我站在門外敲門;若有人聽見我的聲音而開門,我要進去。我要和他一起吃飯,他也要跟我一起吃飯」(啟 3:20)

2. 得救的確據不是基於感覺,而是來自上帝話語 「我寫這些給你們,要你們知道,你們信奉上帝兒子的人有永恆的生命」 (約壹 5:13)

3.得救的確據基於上帝的信實。「上帝是信實的;他呼召你們,使你們跟他的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有了團契」(林前 1:9 ) 「你們所遭遇的每一個試探無非是一般人所受得了的。上帝是信實的;他絕不讓你們遭遇到無力抵抗的試探。當試探來的時候,他會給你們力量,使你們擔當得起,替你們打開一條出路。」(林前 10:13)


繼續閱讀

初信造就班 6-1 教會歷史



教會歷史

教會歷史是什麼?就廣泛的意義而言,它乃是上帝國在地上的歷史。在這個長期歷史中的中心大事,乃是耶穌基督降臨,也為人類的救主。祂不僅是歷史的中心,也是宇宙的核心。「上帝藉著他創造萬有;在整個創造中,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1:3)「藉著他,上帝創造了天地萬有: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包括靈界的在位者、主宰者、執政者,和掌權者。藉著他,也為著他,上帝創造了整個宇宙。基督在萬有之先就存在;萬有也藉著他各得其所。他是教會的頭,也就是他身體的頭;他是新生命的源頭。他是長子,首先從死裏復活,目的是要在萬有中居首位。」(西1:16—18)

耶穌基督既是歷史的中心人物,我們可以把祂降生以前看為“上帝國在地上的預備時期”,以及把祂受死、復活與升天以後看為“上帝國在地上的發展時期”。我們現在所稱的教會史是用來稱呼第二階段—上帝國在地上的發展歷史。

耶穌基督曾經以芥菜種子以及麵酵來形容教會(太13:31—33),從微小開始,逐漸發展和驚人的成長,兩千年來的教會歷史只不過是這個比喻的註解而已。芥菜種子的比喻描述基督教在領域上的擴展。麵酵的比喻則是描寫基督教改變人心與革新社會的強大靈力。

教會歷史的分類可由所注重的特點不同而有不同的面相 ( Dimension )。

第一、著重基督教會的形式產生了教會制度的歷史。
第二、著重基督教的思想產生了基督教神學或學術的歷史。
第三、著重實際生活的教會史則是探討佈道工作的發展。
第四、著重外來逼迫則研究宗教的自由史。



教會史可分為三大階段:

一、古代基督教會:始於耶穌在世到教會大貴鈎利時代(590AD)

使徒時代(1—100AD)
使徒後時代(100—170AD)
尼西亞大會前時代(170—325AD)
尼西亞大會後的時代(325—590AD)



二、中世紀教會:到馬丁路德(1517AD)止 ;

教皇興起時代(590—1050AD)
教皇權威極盛時代(1050—1294AD)
教皇權威衰弱時代(1294—1517AD)



三、近代教會史:始於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直到現代。

路德的改教時期
改教運動的完成時期(1530—1603AD)
復原教時代(17—20世紀)。




繼續閱讀

初信造就班 5-1 門徒書信

當耶穌復活升天之後, 那些跟隨耶穌的門徒原來只不過是一群卑微的加利利人或是猶太人,而且又膽小又懦弱, 當耶穌被捕時全都離棄耶穌而去。甚麼力量改變他們, 使他們剛強壯膽, 為主做見證, 前仆後繼的為主殉道?為甚麼這一群沒有知識的人竟能大大影響世界?

教會的建立

當耶穌要升天之前, 對門徒說:「聖靈臨到你們的時候,你們會充滿著能力,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和撒馬利亞全境,甚至到天涯海角,為我作見證。」( 1:8)

教會誕生於五旬節。五旬節本來是猶太人收割大麥的日子, 是在逾越節後的五十天後, 故稱五旬節, 大概是在五月二十日左右。當耶穌復活升天之後, 耶穌的十一個門徒,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 耶穌的弟弟, 以及一群不知名的門徒共約120, 根據耶穌的吩咐, 聚集在一起, 懇切禱告。五旬節那一天, 當眾人在禱告時, 聖靈以有形有體的方式降臨在每一個人的頭上, 瞬間, 眾人竟開始講起各國的語言。彼得, 曾三次不認主的門徒, 大膽向聚集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宣揚耶穌已經復活的訊息, 第一次講道就有三千人信主。上帝又將得就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迫害耶穌的宗教領袖, 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 對於使徒傳講耶穌復活的消息非常生氣, 一開始先警告彼得與約翰不得再傳耶穌復活的道, 使徒不聽反而更積極的傳福音, 彼得一講道就有三千、五千的人信主, 基督徒人數日日增加, 宗教領袖為了制止這個新趨勢, 決定採取激烈的鎮壓措施, 甚至未經審判就用石頭殺死一位負責救濟工作的基督徒領袖司提反。司提反死前, 還為逼迫他, 殺死他的人們禱告:「主啊,不要把這罪歸給他們!」( 7:80)

我們有過因福音被屈辱逼迫的時刻嗎?我們會因為愛仇敵的緣故而為逼迫我們的人禱告嗎

一開始, 使徒的福音工作都是在猶太地區進行, 他們的聚會, 有時在聖殿, 有時在私人住宅(2:46)。聚會中有教導, 禱告, 與剝餅聖餐( 2:42)。因為司提反之死, 信徒們開始分散, 從猶太地到撒馬利亞。其中腓利向撒馬利亞人傳福音, 這是繼耶穌之後, 門徒第一次向非猶太人傳福音, 聖靈也同時印證這福音的工作 (8:14-17), 同時也印證了耶穌升天前所說的福音傳播途徑。

在逼迫基督徒的過程中, 一個大數的年輕人掃羅(後來改名叫保羅)也參與其中, 在眾人用石頭打死司提反時, 掃羅替大家看管衣服。掃羅出身嚴謹的希伯來家庭, 12歲就被送往耶路撒冷, 事師迦瑪列( 22:3), 按傳統信仰而言,掃羅是法利賽人且逼迫基督徒不遺餘力( 26:9-11), 他在成年時已經是宗教領袖, 擁有教會會議的投票權( 26:10)。按他所受的教育, 逼迫司提反致死是執行律法的行動, 無懈可擊。司提反為主殉道前臉上喜樂的榮光所作生命的見證, 其生命力與真實性是主張律法的掃羅所不能動搖的。在追殺基督徒到大馬色的路上, 復活的主向這位滿懷仇恨的逼迫者顯現, 在一煞那間, 他明白司提反是對的, 而反對基督徒的猶太理論是錯的。他的神學思想改變了, 人生也不同了, 他被呼召去向外邦人傳福音( 9:10-19),也改名叫保羅。保羅的傳道工作就從大馬色開始的, 也應證了耶穌所說福音傳播的第三個階段。

五旬節過後,使徒們開始到外面建立教會。先是彼得的對猶太人內部的宣教工作,後是保羅及巴拿巴的對外宣教工作,使外邦教會迅速發展起來。這也因此形成一個新的難題:外邦人既然相信耶穌是彌賽亞,並且接受祂是救主,那摩西的律法他們應該接受到何種程度。另一方面,猶太派的信徒,極力爭辯割禮在摩西時代就已經設立,且因為這象徵上帝的契約,所以外邦人應該要遵行!(12:48)。猶太人的信徒及外邦人間的爭論越來越激烈,以至安提阿教會(保羅第一個設立的教會)決定派代表至耶路薩冷與使徒及長老來討論。此會議為有名的「耶路薩冷會議」,此會議主席為耶穌的弟弟雅各(雅各原本一開始不相信耶穌為救世主,直到耶穌受難後,才成為使徒)

繼續閱讀

初信造就班 4-1 兩約之間的歷史與耶穌生平

和平教會成人主日學 初信造就班 4

兩約之間的歷史與耶穌生平

兩約之間的歷史

瑪拉基書是舊約的最後一本先知書, 當時猶大地區是由波斯皇帝古列(歷史學家稱為居魯士, Cyrus) 所管轄, 古列皇帝允許猶太人回到原居住地, 研判可能是當時猶太地差不多是無人居住的地方, 送猶太人回原居住地有戰略上的意義, 就是利用猶太人拓展波斯帝國的版圖, 作為進軍歐洲地區的前進基地。無論當時的統治者的意圖為何, 上帝應驗了祂的預言 猶太人的歸回與聖殿的重建。

古列皇帝死後8, 新任皇帝大流世於 492BC開始進軍歐洲(希臘)。希臘人本來是腓尼基的移民, 坐船漂流到希臘半島之後以鐵矛征服還在科技落後的希臘原住民, 成功的佔領希臘半島之後又征服了愛琴海諸島, 當時的希臘人對東方毫無興趣,但是卻培育了許多科學家、藝術家、數學家、哲學家、詩人與政治家, 比其他國家在20世紀培育出來的還要多,希臘人的祖先腓尼基人也簡化了巴比倫的楔型文字, 造就了現在歐美語文體系的基礎。大流士皇帝及其繼任者的遠征軍與希臘軍隊交戰了150多年, 333 BC 希臘部隊在亞歷山大大帝率領下擊潰了大流世三世, 波斯帝國宣告結束。

亞歷山大允許猶太人行使自己的法律, 又在 331 BC 於尼羅河口建立亞歷山大城, 並鼓勵猶太人移民到該城, 移居到亞歷山大城的猶太移民開始將以希伯來文的舊約翻譯成希臘文, 也就是著名的《七十士譯本》, 奠定了福音傳入歐洲的基礎。

亞歷山大死後, 帝國分崩離析, 敘利亞統治者西流基尼加鐸脫離帝國獨立, 建立西流基王朝,猶大地為敘利亞所管轄。175 BC 西流基第八任統治者安提阿古想要將屬地徹底希臘化, 下令廢除所有的猶太宗教儀式:不得獻祭給耶和華也不得守安息日,又在聖殿獻豬祭拜宙斯。 167 BC 祭司瑪他提亞帶頭反抗西流基政權, 瑪他提亞三子猶大驍勇善戰, 接替父親領導猶太人對抗敘利亞部隊, 大家暱稱猶大為「馬加比」,就是鐵鎚的意思,這就是著名的「馬加比革命」。猶太人於165 BC 成功潔淨聖殿去除偶像,這就是耶穌時代「修殿節」的由來。

瑪他提亞的兒子的前仆後繼領導猶太人革命, 最後一個兒子西門繼任大祭司與軍事統帥, 時值敘利亞國內發生政爭, 無暇再戰, 遂同意猶太人自治, 139BC 西門又與羅馬結盟, 羅馬承認猶大國的獨立自主權。西門被女婿暗殺, 其子約翰許幹位國家元首及大祭司, 開啟的為期 100年的哈斯摩年王朝。在這100多年的獨立王朝時期, 猶太內部因政治態度與信仰的原則不同, 衍伸出幾個勢力︰

議會︰議會制度的起源是在摩西時代,上帝要摩西設立七十個長老,協助他管理以色列百姓。羅馬人統治巴勒斯坦地區時,猶太人的議會沒有政治上的權柄,但仍然是猶太人宗教上的最高管理機構。因沒有聖靈的感動,猶太人的議會最後竟成了將耶穌定十字架的禍首。

法利賽人:法利賽就希伯來的原意是「分離者」,他們的起源是在馬加比革命之前反抗猶太希臘化的「敬虔者」,原來是對上帝無限的忠誠, 堅持自己的宗教熱情, 但是隨歲月的消逝, 卻發展成為一個干預一切事務的宗派, 聽不進其他的意見。

撒都該人:他們是一群受過良好教育的猶太人, 對單純的宗教事務沒有興趣,只相信摩西五經, 對希臘羅馬等週遭事物卻都感興趣, 也很實際的投入政治活動

這兩派人常為王位的繼承而有所鬥爭, 在哈斯摩年王朝末年, 羅馬帝國崛起,取代希臘成為新帝國, 猶大國的兩個王子呼爾凱斯納(長子, 法利賽人支持)亞里斯多不勒斯(三子, 撒都該人支持)內鬥, 羅馬將軍龐培支持長子呼爾凱斯納成為總督, 也是大祭司。後來龐培將軍與凱撒爭奪羅馬主導權失敗, 一位曾是哈斯摩年王朝擔任以東省長的安提帕特爾趁機效忠凱薩而被任命為新猶太王, 馬比加的子孫只能當大祭司, 不能再當猶大地的統治者, 哈斯摩年王朝從此走入歷史。安提帕特爾被人毒死, 兒子希律繼任總督, 就是企圖殺死耶穌的希律王,為要與他同名的兒子區別,也叫他大希律王,當時是 37 BC。希律雖可稱王, 但是仍須接受羅馬中央政府的監督管轄, 耶穌被釘十字架時羅馬派來負責監督希律王的中央官員就是巡撫比拉多

繼續閱讀


初信造就班 3-1 詩歌智慧文學 -- 詩篇

詩歌智慧文學不像歷史書論及國家民族的發展, 也不像先知書經常用上帝的話語來告誡百姓, 它比較多藉著個人的生活體驗來認識上帝

詩歌智慧文學的編排, 是由談論苦難的約伯記開始, 接著是以讚美為主題的詩篇, 再連接探討人生真理的箴言, 進而嘗試對虛幻人生提出思考的傳道書, 最後以歌誦美好婚姻的雅歌為結束, 學者 J.S.Baxter 嘗試用基督徒的生命來描述這五卷詩歌智慧文學, 約伯記代表老我生命的釘死, 詩篇歌誦新生命的誕生, 箴言是學習屬天的智慧, 傳道書是探討屬世纏累的擺脫, 雅歌則是體驗與基督結連的親密關係

詩篇

一般的詩集講求押韻聲韻與節奏等固定格式, 它的好處是可以充分發揮當地文字語言的特色, 希伯來的詩集卻是採用「平行句法」, 即是不斷重複相似的思想, 這種特色使詩篇可以譯成各種語言而不失它的優美

「諸天宣佈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作為」(詩19:1)

「上主關懷義人所走的路;邪惡的人卻走向滅亡!」( 1:6)

「上主啊,君王因你所賜的力量歡喜;他因你所賜的勝利快樂。你成全了他的心願;你答應了他的祈求。」( 21:1-2),

聖經中的詩篇是以上帝為中心, 希伯來人歌誦上帝的屬性, 高舉耶和華的名, 亦不忘人的軟弱及罪性, 詩篇一直是猶太會幕與教會詩歌引用的來源

以中國的詩詞為例, 優美的文字譜出細細的悲傷情緒, 卻少了盼望

寒蟬淒切 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宋 柳永, 雨霖鈴)

再看詩篇, 詩人總是在失望中因為信上帝而湧出盼望

上主親近灰心喪志的人;他拯救心靈被壓碎的人!(詩 34:18)

中國詩人的大自然描述總是意境深遠, 靜中有動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 臨晚境,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竝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翠幕密遮燈, 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 張先《天仙子)

詩篇的詩人卻看出造物主的偉大而充滿感恩之心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 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詩 8:3-4)

中國詩人即使位高權重,也會有赤壁長江邊的曹操感嘆人生無常

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 ?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

摩西成了以色列的領袖之後,他的詩卻是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2﹚

詩篇可以說是人心與上帝對話的詩集, 而不只是一篇篇文辭優美, 刻劃人性的作品而已. 詩篇中充滿上帝的同在, 不論是在悲傷 痛苦 憂懼 懷疑 希望 焦慮等問題上, 詩人都還能看見上帝的作為與上帝的引導, 我們也會在詩篇找到聖靈要給我們的心靈迴響, 難怪讀詩篇叫人心理得安慰與力量, 加爾文稱詩篇就是靈魂的觧剖學

詩篇共有150, 作者分別是大衛(73), 亞薩(12), 可拉的後裔(11),所羅門(2), 摩西, 希幔, 以探各一篇, 就內容而言, 可分為:

彌賽亞詩:( 22篇為代表, 請見附錄一)

彌賽亞的身分及統治:2,18, 20,21,45,61,72,89,110,132,144

祂是兒子(2:7b)君王(2:6)祭司(110:4)主(110:1)不變的上帝(102:27, 45:6)

彌賽亞的為人及生平:8,16,22,35,40,41,55,69,102,109

心意(40:8, 69:9a) 無故被恨惡(69:4) 被出賣(41:9) 被審判(35:11) 被譏笑(22:8) 被離棄(118:22-23) 衣服被瓜分(22:18) 手腳被扎(22:16b) 骨頭不斷(34:20) 復活(16:10) 升天(68:18)

智慧詩:1,37,49,73,112,127,128

要耐心等候在上主面前;不要因興盛的人而懊惱,不要因惡謀得逞的人而不平(37:7)

歷史詩:78,105,106

他要信守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守住向以撒所發的誓」(105:9)

咒詛詩:

全篇:35,69,109

願災難突然臨到他們;願他們被自己的羅網纏住,掉進自己挖掘的陷阱」(35:8)

部分:3,5,7,10,36,52,58,59,64,69,83,129,137,139,140,141,143

懺悔詩:6,32,38,51,102,130,143

我犯罪冒犯你,我得罪的是你;我做了你認為邪惡的事。因此,你審判我是理所當然;你責罰我是我所應得。」(51:4)

「不要從你面前把我趕走;不要從我身上召回你神聖的靈(51:11)

讚美詩:

創造:8,9

我仰視你親手創造的天空,觀看你陳設的月亮星辰。 啊,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必朽的人算甚麼,你竟關懷他!」(8:3-4)

感恩:65

你垂聽了我們,給我們勝利;你用奇異的作為拯救我們(65:5)

節慶用:111-118

啟「要感謝上主,因他至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應「願以色列人說:他的慈愛永遠長存。」

敬拜的喜悅:95-100

大讚美:145-150

附錄一 彌賽亞詩(詩篇22) 與新約對照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甚麼離棄我?我哀號求助,你為甚麼不來幫助我?(1)

耶穌大聲呼喊:「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意思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甚麼離棄我?」( 27:46)

我不再像一個人;我像一條蟲,被人藐視嘲笑。看見我的人都譏笑我(26-27)

從那裏經過的人侮辱耶穌,搖著頭,祭司長( 27:39)

經學教師,和長老也同樣地譏笑他( 27:41)

災難到了,我卻求助無門。(11)

難道你不知道我可以向我父親求援,而他會立刻調來十二營多的天使嗎(26:53)

他們扎了我的手,我的腳(16)

他們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27:35a)

有一個兵士用槍刺他的肋旁,立刻有血和水流出來( 19:34)

他們分了我的外衣,又為我的內衣抽籤(18)

又抽籤分了他的衣服( 27:35b)

他不但不拋棄他們,反而垂聽他們的呼求(24)

他始終能夠拯救那些藉著他親近上帝的人;因為他永遠活著,替他們求告上帝。( 7:25)

繼續閱讀

初信造就班 2-1 先知書 -- 先知的起源與分類

先知體系的起源與發展:在以色列人進迦南地以前,由上帝所設立的。﹙申18章﹚,以後逐漸發展為先知學校。以先知學校訓練出來的不一定每次都能傳獎上帝的旨意。上帝有時甚至呼召完全沒有接受先知學校訓練的先知來傳達祂的旨意。例如阿摩司。

先知的職分與功能:宣揚社會的道德與倫理,說預言,猶大以色列的守望者

真假先知的判別:奉耶和華的名﹙申131-5﹚;不可占卜﹙申189-14﹚;只聽上帝,不隨意順從百姓喜好;有明確的呼召﹙出410-12﹚;與以前的先知信息一致;有歷史的印證﹙耶2815-19

先知書的分類

對以色列人 : 何西阿 (760BC) 阿摩斯 (760 BC)

對猶大人 : 約珥(835BC), 以賽亞 (739BC), 彌迦(735BC), 西番雅(640BC), 耶利米(627BC), 哈巴谷(609BC),

對被擄者 : 以西結(593BC) 哈該(520BC), 撒迦利亞(520BC), 瑪拉基(433BC)

對外邦人 : 俄巴底亞(845BC, 以東), 約拿(782BC, 尼尼微), 那鴻(650BC, 尼尼微), 但以理(605BC, 巴比倫)


繼續閱讀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初信造就班 1-1 舊約歷史 - 新舊約歷史的分界

新舊約歷史的分界

歷史中的中心大事,乃是耶穌基督降臨,也為人類的救主。祂不僅是歷史的中心,也是宇宙的核心「上帝藉著他創造萬有;在整個創造中,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1:3)

耶穌基督既是歷史的中心人物,我們可以把祂降生以前看為“預備時期”,以及把祂受死、復活與升天以後看為“上帝國在地上的發展時期”。

聖經新舊約的分界也是一樣,以耶穌基督的降生為分界點,基督降生以前稱為舊約。基督降生以後的稱為新約。

舊約歷史的分期與相關聖經卷

上古時期 -- ?? 亞當夏娃 挪亞 洪水 巴別塔

族長時期 – 2100 BC 亞伯拉罕到雅各的十二個支派

創世紀

埃及時期 – 1700 BC 雅各與兒子因約瑟進入埃及

出埃及記

曠野時期 – 1500 BC 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利未記 民數記 申命記 約書亞記

士師時期 – 1300 BC

士師記 路得記

王國時期 – 1100 BC 掃羅 大衛 所羅門

撒母耳記上下 列王記上 歷代志上 詩篇 箴言 傳道書 雅歌

南北分裂 – 900 BC

列王記下 歷代志下

被擄與歸回 – 722 BC(北國以色列) 586 BC(南國猶太) 王國滅亡

500 BC 歸回耶路撒冷

以斯拉記 尼希米記 以斯帖記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