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初信造就班 6-5 教會歷史

近代的教會

改教前夕的歐洲

耶路撒冷的使徒會議,加拉太書、羅馬書的復原派改教運動彼此有密切的關係,前後呼應。我們從中看到基督教的三大原則:(1)聖經是信仰與生活的惟一標準的權威 (2)單憑因信稱義,不憑善行 (3)一切信徒皆有祭司的職份。

改教運動不是突然的,而是漸進的,從文學、道德、社會、經濟與政治等不同動力合流而來。

在 政治方面,各國形成了中央集權的政府,16世紀初之歐洲四大強權,英法西德皆具有或傾向統一國家之政府。英國1265AD成立下議會以來,平民階級在英國 政府有了發言權,遂成了後來改教運動的主要支持者。法國在百年戰爭之後(1338-1453AD)貴族已被摧毀,強固的政府被人民所擁護且平民在 1302AD以來就有代表在國會中。西班牙於君權體制成立後成立了國家教會,並置於國家的管轄之下。德國的政治雖是聯邦政治,但在強烈團結下,促成由國家 管理的國家教會。由此可看出,改教之前的國家,出現了想控制教會的政府。

在智識方面,文藝復興,使人民渴望古代高尚文化,自由的道德人格,批判的精神。同時,新地理發現,新工業的發展,乃至貿易、商業、銀行等都使得歐洲逐漸脫離中古精神。

文藝復興輸入北歐之後,北歐的領袖專心研究教父們的作品與希伯來文的聖經原文。人文主義運動反對無知、遺傳主義和舞弊營私,力倡研究歷史與探討聖經應有較穩健的方法。

在 經濟方面,13世紀以前,教牧與貴族形成了上等階級,農奴與農夫則為下等階級。工業發達之後,商人及銀行家形成的資本主義使貧富差距更加惡劣。加上教皇利 歐十世(1513-1521AD)為籌措聖彼得教堂建築經費,又恢復了販賣贖罪卷措施。這種經濟景況,使各國對教皇更加反感,準備脫離羅馬教會。

在 社會宗教方面,人們殷切想透過行為來稱義,例如背聖母經、主禱文、賙濟窮人向神父認罪及朝聖等行為。此時人們的虔誠多是外表的,對建造與裝飾禮拜堂很熱忱 (與現代台灣民間宗教很類似)。宗教的外表主義,在各種繁複的禮儀,形形色色的節期,宏大的遊行,神蹟表演等,充分的表現出來,甚至教皇層應許每隔25年 的朝聖者可以讓一切罪得到赦免。贖罪卷的由來就是教會規定認罪之後必須有善行才能赦罪,最後善行可以金錢取代,逐漸發展成贖罪卷了。

改教時期的教會

教 皇的贖罪卷弊端越多,有一個修士帖次勒(Tetzel),是個善於辭令的推銷員,他在馬丁路德的教區威登堡城附近誇大的說:「看哪,當你將金幣投入奉獻箱 的那一刻,你母親的靈魂就跳出了煉獄。」就因帖次勒的行為,使馬丁路德看到教會正在欺騙人民,他回到修道院,拿起筆來,寫下他對贖罪卷的95條看法, 1517AD 10月31日正午,他將95條釘在威登堡教堂的門口,使所有人知道他對贖罪卷的看法,當時印刷術剛引入不久,這95條以拉丁文寫成的條文,立刻被翻譯成各 種語言,付印傳送。2週後,全德都知道路得95條的內容,4週後,全歐洲都知道了這95條,引起很大的迴響,使得贖罪卷幾乎停止販賣。這件事情不僅摧毀了 教皇的權威,也引起了教皇的財政危機,教皇對馬丁路德的迫害也隨之而起。

3年後, 路德又在1520AD出版三份論著,第一份叫「致德國基督徒貴族書」,呼籲他們遠離羅馬教會助長的惡習。第二份是「教會被擄到巴比倫」,文中揭露必須經由神父與聖禮才能得救的錯誤,第三本名為「論基督徒的自由」教導了基督徒各層面的生活。

路德好似一座火山,在1517AD至1521AD間爆發,震撼整個教會,影響力由德國開始,直到西歐各國。

繼續閱讀

0 我要回應: